巴菲特投资方法 12 准则-学习要点

[复制链接]
feng 发表于 2023-7-19 14:28: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feng 于 2023-7-19 14:35 编辑

巴菲特投资方法 12 准则

1.在收购一家公司之前,应该做好观察数年的准备

认真分析该公司,将其放在观察名单上,在心中衡量其价值

一旦机会出现,就可以做出心中有数的出击。如果没有机会出现,就将资金用于其他地方,投资于那些具有安全边际的目标



2.保险公司的浮存金可以用于投资赚钱。

即便公司的承保业务仅仅处于盈亏平衡点,或是略有亏损,也不成问题。对自己的投资水平有信心的人,可以多收购几家保险公司以获得更多的浮存金。这正是巴菲特做的事情。



3.长期持有优秀公司。

国民赔偿保险公司的最初业务一直被保留下来,并持续了 50年。巴菲特从来没有想过出售它,它依然生意兴隆,只不过它的光芒被掩盖在集团再保险业务的巨大成功之下 (再保险公司为保险公司提供保险)。



能力圈:

1.能力圈。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能力圈,但是有些人会高估自己,以至于他们自以为是的能力圈超过其实际情况。巴菲特 (和芒格) 都严谨限定自己的能力圈范围,换而言之,他们坦承有很多领域他们能力不足,无法根据已有的数据得出结论。例如,他们从来不买高科技公司的股票,因为他们搞不清楚这些公司十年后的前景。实际上,他们认为大部分行业都在自己的能力圈范围之外,他们无法分析这些领域的投资标的。

2.与热衷于削减成本的人合作是件好事。

本·罗斯纳对公司的里里外外了如指掌,他习惯于从每一天的运营中寻找机会节省成本,结果便是创造了非常好的资本回报率。

3.尊重人的价值与给予金钱报酬同样重要。本·罗斯纳将公司卖给巴菲特之后,已经有足够多的钱满足退休生活,但是他继续投入在工作之中。他喜欢自己与巴菲特之间相互尊重与信任的关系。他可以自由掌控公司,巴菲特给予他慷慨的赞美和绝对的信任,相信他绝对不会损害巴菲特合伙公司的利益。



投资人关系:

学习要点

1.市场总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处于非理性状态

2.无论好时候,还是坏时候,都要坚守投资原则。

3.赚钱并不是人生的全部,甚至赚钱都不是特别重要的部分。

良好的人际关系则非常重要.

4.如果考虑到基金管理收取的高额管理费,大多数基金经理都无法超越大盘。

因为这些收费与投资表现无关。



投资案例:

1.以合理的价格投资于优秀的企业。

如果一家企业在过去显示出强大的盈利能力,我们就会有充分的理由认为这种盈利能力会持续下去,那么,这家企业就值得以合理的价格购买。

2.更加锦上添花的是,如果你能以低价买到这样一家企业你会得到一个十分满意的结果。

伊利诺伊银行在十年中,年度利润提升了150%,达到500万美元,使得该银行价值大约增值到4 倍

3.对于伟大的企业,你应该多买一些股权,最好大比例持有。每当巴菲特发现类似的好公司,他都尽可能地多买股份,多多益善。

4.如果一家企业的创始人在出售公司时,非常关心买主是谁,而不是只想以最高价出售公司,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信号。

巴菲特明白,如果一个经理人关心的只是出售的高价,而不是买家的经营理念,将来二者磨合的代价会较大。巴菲特得到的经理人,如尤金·阿贝格,或联合零售商店的本·罗斯纳,他们“会为伯克希尔尽心尽力地管理公司,就好像他们100% 拥有这些公司一样。”这些优秀经理人的品质应该是“深植于性格之中”的61

5.那些坚持低成本、重视低风险、关注持续成长的银行,与那些复杂的银行相比,具有完全不同的前景那些“复杂”的银行会参与各种复杂金融衍生品、市场借贷具有投资银行家塑造的企业文化。

6.持续寻求效率提升、成本节约的经理人,是值得大力支持的。

因为这些行动能持续加深、拓宽公司竞争优势的护城河



1.人生的价值,不仅是追求短期的金钱收获。

巴菲特用了很少的资金支持了一家报纸,在最好的情况下,也只能获得一般的回报。但是,有时这样做对未来来说是值得的。巴菲特总说自己是个非常幸运的人,他获得了这么多财富,因为他足够幸运出生在一个制度良好的环境中: 法治、产权、强大的权力制衡机制,包括新闻自由。这些都是非常珍贵的,让我们得以自由地成长。巴菲特或许认为动用 1.5% 的资金帮助这些社会机制的存在,就是对事业的贡献。8% 的预期回报仅被视为一个额外的收获,并不十分重要。

2.交学费。

巴菲特相信美国报业存在一些拥有杰出商业特许权的企业。过去,如果你想推广公司,无论是销售汽车、房屋,还是食品杂货,都不得不依靠地方报纸。大部分美国人居住的城市都是“城一报”,125 万美元的投资以及并不高的回报,对于研究这个行业而言,学费并不算高昂。巴菲特开始专注于研究报业的经济特点以及运营细节,就像他以前专心于研究保险行业一样。这是巴菲特最初踏入报纸行业这一新领域的第一步,也是后来他在《水牛城晚报》投资上取得高回报,以及在《华盛顿邮报上大赚 20 倍的原因所在。到 2012 年,伯克希尔 - 哈撒韦公司只经收购了 63 家地方报纸





留住优秀人才:



斯坦福·利普西成为巴菲特的好朋友,他人品非常好,也是优秀的出版人。几年之后,《水牛城晚报》陷入严重的麻烦,巴菲特说服斯坦福·利普西去拯救这家报纸,使其摆脱困境。利普西作为巴菲特信任的关键人物被派往《水牛城晚报》,他在那里干了 23 年,直到 2012年。在利普西退休的时候,人们向巴菲特追问利普西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巴菲特回答:“他始终对报纸这行充满激情,即使已85 岁高龄,却始终以积极的态度不停工作。他热爱报纸。如果你能将活力与激情结合在一起,会得到6599难以置信的成果。

4.不要忘记品质。

如果有人告诉你,巴菲特的成功仅仅是因为他对于财务数字和金融市场的理解,你应该明白这个家伙并不真正理解巴菲特。人的品质和关系对于巴菲特而言非常重要,在这一点上,仅可意会、无法量化的定性分析,是获得“人”这一优势的核心重点。



巴菲特的重要原则包括

o寻找高资本回报率的企业

o 保持低风险,例如避免大量负债带来的风险

o 成为投资者,而非投机者: 深入分析企业,追求合理回报,建立安全边际。



1重要原则比宏大计划更为重要

以合理价格买进低风险的、具有良好资本回报的企业,这是非常重

要的原则,这一原则可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应用。在应用这些原则的同时,巴菲特和伯克希尔前进的方向并非在一开始就可以预见到



2.内在价值是关注的焦点。

市场或许会在一段时期内将股价推动偏离其内在价值,但最终价格会反映价值。



3.资本配置是巴菲特投资表现优异的核心。

对于多个行业的估值分析,使得巴菲特和他的管理团队幸免于短视,避免了仅专注单一公司类型所导致的灾难性后果。资本配置对于公司而言会产生一个机会成本,用于衡量另一项替代投资可能取得的最佳回报。也就是说,如果资金被投资于行业A的一家公司我们需要知道,这笔资金因此就无法被投资到行业 B。这样,当我们进行判断的时候,第一个公司的回报如果是 10%,我们会将这个结果与最佳替代方案相比较--在这个举例中是行业 B(假设AB的风险水平一致)。如果行业 B 中的公司预期回报为每年 9%那么,应该投资A而不是 B,我们就这样创造了价值。如果有一揽子公司和行业可以作为替代方案,那么,资本回报应该能上升,因为可供选择的范围更大了。



巴菲特从格雷厄姆那里学到的,以及他自己也在不断反复强调的是:

o 投资事关对企业的理解,需要进行透彻分析

o股票市场上,短期或中期的股价变动往往与企业实际状况并不必然相关。长期而言,市场会反映企业的内在价值,但是在此之前,长达数月或数年的时间里,可以确定,市场会发生一些不可思议的事情。

不论是在今天还是 1969年,巴菲特的上述描述都是准确的。



没有股票可买

巴菲特接着表示,在坚守自己投资原则的前提下,他很难发现值得投资的公司

“我要强调一下,目前适合投资的股票,在质量和数量上都处于历史的低点·.··.·德州仪器公司的达拉斯总部挂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我们不相信奇迹,我们创造奇迹。’有时候,我觉得我们办公室的墙上也应该挂一块这样的牌子。一个上了年纪的棒球手,身材发福,腿脚不灵,眼神也不济了,他作为替补出场,有可能精准地打出一个全垒打,但你不会因此而改变球队的首发阵型。未来我们将面临诸多重大的不利因素,我们不至于一事无成,但总体利润可能低于平均水平。”



当然,除了负面信息之外,也有正面信息:如果你能坚守正确的投资原则,那么在市场不存在折扣的情况下,你就会停止投资行为,你的投资资本以现金的方式积累着。然后,当股市出现大量折价股票的时候,你可以主动出击。这种方法可以让你免受市场情绪干扰。

低成本运营

在这段时期,巴菲特对节俭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对于一个成功的基金经理是否需要有一个大型的研究团队作为支撑,他也发表了意见:“1962年1月1日,我们合并了之前的合伙公司我不在家里办公了,并聘请了公司第一个全职员工。那时,我们的净资产达到了 7178 500 美元。从那时起到现在,我们的净资产达到了 104 429431 美元,而我们的员工只增加了一个人。”



巴菲特决定退休

最终,巴菲特对于投资环境实在感到不适应,于是他宣布了退休计划,当时他只有 38 岁。1968 年5 月底,他发出了一封令投资伙伴震惊的信。

对于股票市场产生的令人不安的情绪,以及继续将自己的全部精力和时间投人在股票分析研究上,因而无暇顾及家庭生活,他进行了深刻的反省



18个月前,他第一次提出需要改变人生的方向时,他否认自己会辞职,但他的确说过希望能够轻松一点,这样好有更多时间陪伴家人,用于其他的兴趣爱好,以及在旗下控股公司中投人更多努力,构建长期的框架,与他喜欢、信任、欣赏的人一起工作。巴菲特喜欢构建这样的关系,即便这样做意味着或许更低的资本回报率。

在那18个月的时间里,绝大多数伙伴持有的观点是:巴菲特应该留下来继续工作一一即便预期回报率不像以前那么高他依然是一个杰出的资金管理人。但是,到了 1969 年5月底巴菲特下决心尽快结束合伙公司

市场不再有利

首先,巴菲特解释了他对于市场环境的挫败感:

“第一,通过定量分析能找到的投资机会消失了,这样的投资机会在过去20年内持续稳定地减少,现在已经几乎全部消失。



“第二,我们的资产已经达到了1亿美元之多,这样巨大的规模使得我们在目前这个机会原本就有限的市场里,更加难以寻找合适的标的。因为300万美元以下的投资对于我们整体资产回报的表现并没有什么真正的影响,仅仅这一条就像一个门槛,已经将市值低于 1亿美元的公司,排除在我们的投资大门之外。



1. 市场情绪的变化对于价值投资者而言也是莫测难料的.

此时需要谨慎小心。

2.有良好安全边际的投资机会欠缺时,在投资组合中保留较多的现金是适当的策略。

3.你应该与正直且勤奋的人为伍。

4.短期表现 (一年或更短)对于衡量投资能力毫无意义。

奉行稳健的投资原则,好结果自然随之而来。

5.小投资者有自己的优势

小投资者的资金数量较少,这样就扩大了他们可选择的投资标的范围。



1.对于一个经验丰富的投资者而言,浮存金是获得额外回报的非常有用的工具,可提供无息资金。

浮存金(就是公司掌握的在相当时期内可供投资的储备金) 在很多类型的企业都存在,不仅仅是保险公司,例如,发行印花.圣诞篮俱乐部以及一些控股公司。

2.当很多股票持有者三心二意的时候,往往是买家买进的好机会。

如果很多股东对公司都不够忠诚,股价会被压低

3.经营有问题的企业未必是糟糕的投资

如果能重新分配已有资源,可以创造出超额回报

4.与志同道合的投资伙伴合作,可以获得更大的影响力,进而为全体股东创造更大的价值。

通过合作,巴菲特、芒格和盖林得以掌控蓝筹印花公司,使公司的盈利来源变得更好。



巴菲特对于他最为伟大的投资案例的思考,以及对学院派及其追随者的嘲讽在巴菲特1985年写给伯克希尔股东的信中提到,他观察到市场先生是如何的愚蠢、强大媒体行业的经济特许权,以及他持有挚爱的公司的意愿,即使这些公司在未来的回报无法超越过去,他也会继续持有

他再次重复了他的观察,1973 年年中,《华盛顿邮报》公司价值 4亿到 5 亿美元,但市值仅有 1 亿美元。“我们的优势.....是态度:我们从格雷厄姆那里学到,成功投资的关键在于,当好公司的市场价格大大低于其价值的时候出手。”

其他分析师并不注重公司分析,他们“受到那些名气响亮的商学院的影响,这些学院派宣扬的是一种新兴的时尚理论:股票市场是完全有效的,因此,对于企业价值的计算在投资活动中没有什么作用,甚至都不需要考虑

巴菲特盛赞了凯瑟琳·格雷厄姆在构建公司和回购股份方面所展示的智力与勇气,她在1974年股市低迷时大举回购了公司股份,回购价格比伯克希尔的买价还低 25%。



经过很长时间,其他投资者才渐渐意识到《华盛顿邮报》非同一般的经济前景,于是股价也随之上涨:“我们经历了三重上涨: 公司商业价值的飙升;由于回购带来的每股商业价值的明显快速提升;由于折扣缩小,股价的涨幅超出每股商业价值的涨幅。”



投资组合的周转率

正如我们所看到的,巴菲特持有《华盛顿邮报》股票很多年。在1986年致股东的信中,巴菲特提到持有股票数年乃至数十年的优势所在。他说这种方式的好处在于:

o 可以支持你顶住华尔街一时流行的风尚,它们会逼迫你低价卖出股票。

当面对暂时的运营难题时,有利于坚持初心,防止非理O性的恐惧,保持长期的专注。

o 对于市场流行的概念具有免疫力,例如 1986 年流行的电脑和软件,或今天流行的网络或社交媒体等。

一个稳定和信赖的环境,有利于经理人执行价值创造的长o期商业规划,让他们知道一个关心、支持他们的大股东不会轻易斩仓走人。千万不要低估这种做法的心理影响这可以培养忠诚、长期的专注、经验的互动和坦诚相待。



学习要点

1.在评估企业内在价值时,一定不要被短期遭遇的问题蒙蔽双眼。

2.如果你买入之后股价大跌,不必感到沮丧因为公司内在价值可能并没有改变,甚至还是上升的

3.如果公司能够继续保持较高的资本回报率,就继续持有不要因为急于兑现账面利润就匆忙卖出。

4.如果股价足够低,回购股份对于股东而言是件好事。

回购会提高每股盈利,提升剩余股份的价值。

5.不要为过热的公司支付高价。

如果其他人陷入兴奋狂热之中,你不必跟随。

6.“注定”的公司是最好的投资对象 (以合适的价格买进时)。因为它们在所属行业或领域中占据主导优势,并且由于其杰出的竞争优势,会保持其主导地位的延续。

7.高质量的经济特许权也有可能丧失。例如报纸。所以,做好准备重新配置资本,投入到具有强大特许权的新领域里,例如电视台或教育领域。《华盛顿邮报》就是一个例子。

8.不要频繁更换你的投资组合。

高换手率会让你的经纪人和税务局高兴,却有损你的财富。



沃伦不关心短期股市的走势如何,强调确定公司内在价值和一个公平安全的价格是投资的要素。在 1988 年、1989 年他花了 10亿美元投资可口可乐,在此之前可口可乐的股价在 6年里已经上升了5倍,在过去的60年上升了500倍。在可口可乐的案例里,他在3年里赚了4倍,并计划在未来的5年、10年、20年赚更多。1976年盖可保险公司从每股61 美元跌到2美元,当大家都认为会跌到零时,他却大举买入。

普通投资者如何使用沃伦·巴菲特的方法呢?他从不投资于自己不懂的公司或能力圈之外的公司。随着时间的推移,所有的投资者通过参与或研究,都可以构建自己的能力圈。一个人在一生中并不需要做对很多次,巴菲特指出,在他已有的 40 年职业生涯中12 项投资决策带来的结果已经使他与众不同。

即便只集中持有少数公司的股票,通过深入细致的研究也可以减少风险。通常,伯克希尔 75% 的普通股投资集中于五只股票。在这本书中,一条被反复提及的投资原则就是,买入那些暂时遇到麻烦的优质公司。那些优秀的具有特许经营权的公司在股市遇到危机时提供了诱人的价格。停止预测股市走向、经济状况、利率升降或选举结果,不要在以预测为生的人身上浪费金钱。研究公司基本面和财务状况,衡量公司未来的价值所在,买那些你感兴趣的企业。



在第1版中,格雷厄姆和多德花了大量篇幅分析有关上市公司的信息混乱。在 1933 年《证券法》和 1934年《证券交易法》出台之前,公司的信息披露是不足的,甚至经常是误导的。很多公司拒绝披露销售信息,而且资产的评估值也不可信。有关公司的假消息被用于操纵股价,无论在IPO过程中还是在上市之后在《证券法》之后,公司的改革也很缓慢,而且是故意的。1951年此书的第 3 版面世时,他们指出公司的混乱情况已经得到遏制格雷厄姆和多德从他们的角度谈到股东与管理层关系的问题,主要是管理层权限和分红政策。

《证券分析》一书的精髓是阐明,一个建立在合理价格基础之上的、精挑细选的、多元化的普通股投资组合,可以是一个健康的投资。一步一步地,格雷厄姆帮助投资者了解其方法的逻辑性。格雷厄姆面对的第一个问题是,对于“投资”一词没有一个明晰定义。引用路易斯·布兰代斯法官的说法,格雷厄姆指出:“投资一词有多个意思。”他注意到当时有的说法将股票定义为投机,将债券定义为投资。但一个质量糟糕的债券不应该仅仅因其为债券而被认为是投资;一只股票不应该仅仅因其是股票而被视为投机,尽管它的价格可能低于其净流动资产。这得看怎么说.格雷厄姆认为,如果借钱去买证券以期赚快钱,那么无论买的是股票还是债券,这都是投机。考虑到问题的复杂性,格雷厄姆提出了自己关于投资的定义:“投资是经过深入分析,可以承诺本金安全并提供满意回报的行为。不能满足这些要求的就是投机。”

这个简单的定义集中了值得我们关注的东西

首先,什么是“深入分析”?

他以一个简洁的定义开始:“基于已有的原则和正常的逻辑,仔细研究可以获得的事实,得出结论。”4他进一步将分析分为三步描述;@批判;B选择。

第一步,搜集多方信息并以合理的方式呈现。

第二步,检验这些搜集来的信息:这些信息可以代表事实吗? 后一步要求分析人员做出判断,判断这些证券是否具有吸引力。

其次,格雷厄姆坚持一个证券被认定为投资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定程度上的本金安全和满意的回报率。

第一个条件是本金安全。但他提醒说,安全不是绝对的,个非常的不可预见的事件甚至可能导致债券也违约。人们要考虑的是在合理的情况下,投资应该是安全的。

第二个必要条件是满意的回报。“满意”具有主观性。他说回报可以是任何数字,无论多低,只要投资者行为明智且满足了投资的定义。

根据格雷厄姆的定义,一个人如果基于正确逻辑进行了财务分析,遵循本金安全原则和选择合理的回报率,他就是投资者不是投机者

终其职业生涯,格雷厄姆始终面对投资与投机的纷扰。在他去世前不久,他十分沮丧地看到机构投资者越来越多的投机行为。在1973~1974年大熊市后不久,格雷厄姆应邀出席了由投资银行帝杰公司主持的基金经理人会议,他为所听到的发言感到震惊,“我无法理解,为什么机构的基金经理们从原本正确的投资基础上堕落



到了你死我活的竞争中,试图在最短的时间里获取最高的回报。”s在明确了投资与投机的定义之外,格雷厄姆第二个贡献是提出了投资普通股的方法论。他的方法论称为“安全边际”,其思想来自1929年的大崩溃。

1929年崩盘前,所谓投资的投机活动蔚然成风,乐观主义已经猖狂到了危险的地步,整个市场就是一场由投机伪装成投资的假面舞会。被已有的成功所鼓舞,人们想象未来是个持续成长和繁荣的时代,开始放松警惕,竞相追逐不断推高的股价。格雷厄姆说,人们愿意为股票付出任何价格,根本不考虑进行数量分析市场乐观标出的任何价格好像都是物有所值的。在这疯狂之巅投资与投机的界限模糊了。

针对这种高风险行为,格雷厄姆建议以“安全边际”去挑选股票。在这种方法中,对于公司未来成长充满信心的投资者如果将股票纳人组合,可以考虑两种情况在整个大势低迷期间买入股票(通常这种情况发生在熊市,或类似的市场调整期);或2即便在市场整体估值并不便宜的情况下,购买那些价格低于其内在价值的股票。无论哪种情况,安全边际都在考虑之中。

第一种情况一一在大势低迷时买人一-其难点在于时间点不可能人为控制。它需要投资者使用一套公式去判断市场何时昂贵何时便宜。这样,投资者就成了预测市场拐点的人,而这过程有多长却是不确定的。当市场标价公平时,投资者买人也是无利可图。等待市场调整而有买人的机会,可能令投资者空耗时间精力最终一无所获



由此,格雷厄姆建议投资者将精力放在第二种情况上,寻找那些被低估的股票,不用理会大势的高低。这种策略可以持续运行,投资者需要有方法分辨出哪些股票的价格比其内在价值低运用数量分析勾勒出低估股票的方法,在《证券分析》这本书之前,从来没有出现过。

格雷厄姆简化了正确投资的概念为“安全边际”概念。无论股票还是债券,他都用这种方法去投资。

建立债券的安全边际概念不难,例如,分析人员看一家公司过去五年的运营历史,发现它的年度利润 5 倍于债券的利息,那么该公司的债券就具有可靠的安全边际。格雷厄姆并不指望投资者能正确地预测公司未来的收入情况;相反,他认为如果公司利润与固定利息之间的差距足够大,即便公司未来收入遭到不可预见的事件打击,投资者利益也能受到保护。

真正的考验在于格雷厄姆如何定义股票的安全边际,他推论如果股价低于内在价值,普通股的安全边际就存在。显而易见,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确定内在价值?格雷厄姆再一次给出了简洁的定义:内在价值是“取决于事实的价值”。这些事实包括公司资产、利润和分红、未来的明确前景。



当然,格雷厄姆认为最为重要的因素是未来的盈利能力。这让他推导出一个简单的公式:一个公司的内在价值取决于未来预期利润,乘以合适的资本化系数。这个资本化系数,或乘数,受到公司利润的稳定性、资产、分红政策和财务健康状况的影响。格雷厄姆认为这种方法成功与否,受制于我们计算公司未来前景的能力,这个计算不可避免的不精确。未来的因素,诸如销售额、价格、成本都难以预测,这一切使得这个乘数更为复杂尽管如此,格雷厄姆相信在三种情况下,安全边际理论仍然能够成功运用:

(1)稳定的证券类型,例如债券和优先股:

(2)在进行比较的分析中;

(3)那些价格与内在价值差距巨大的股票

格雷厄姆让我们接受的内在价值是个难以捉摸的概念,它不同于市场的报价。最初,内在价值被认为就是公司的账面价值或者说是资产减去负债之后的净值。这使得早期的内在价值概念是明确的。然而,分析人员发现公司的价值不仅仅是它的净资产还有这些资产所产生的利润的价值。格雷厄姆提出,确定一个公司的精确的内在价值并不重要,一个大致的估值,相对于市场价格,已经足够测量安全边际

格雷厄姆提醒我们,金融分析并非一项精确的科学。一些财务的数量指标,例如资产负债表、利润表、资产和负债、利润、分红等的确有助于分析。然而,我们不能忽略一些不易计算,却对决定公司内在价值非常重要的因素,其中两个是管理层的能力和公司的性质。格雷厄姆的问题是: 在它们身上应该花多少精力?

他对于强调质量因素有所顾虑,管理层的能力和公司的性质是难以测量的,而难以测量是一种糟糕的测量。对于质量因素的乐观态度往往导致较高的乘数。从经验中,格雷厄姆知道当投资者的关注点从有形资产转移到无形资产时,他们将有可能冒更大的风险。而反过来,如果投资者基于公司的可测量的数量因素推算内在价值,则向下的风险是有限的。固定资产、分红、当前和历史的利润都是可测的,这些因素都是可用数字证明的,并且作为真实的经历作为逻辑验证的参考。



格雷厄姆强调,投资者应该清楚自己立足于踏实的基础之上如果你买的是资产,即便到清算资产价值时,你的下降空间仍是有限的。但没有人能保证你看好的投资对象能达成成长的目标.如果一家公司拥有诱人的前景和高超的管理层,毫无疑问会吸引越来越多的买家,“由于大量买入,会使公司股价上升,从而导致较高的市盈率。越来越多的人沉迷于高回报的期许,股价攀升超越其应有价值,造成泡沫,泡沫越来越大以至于最终破裂。”6

格雷厄姆承认,拥有良好的记忆力是他的一个负担。曾经在一生中毁掉他两次的财务打击,让他更强调股市下跌时的保障,多于上升时的上涨潜力。

他经常提到两项投资原则:一是不要亏损;二是不要忘记第一条。他将“不要亏损”的理念分为与安全边际有关的两个部分以低于公司净资产 2/3 的价格买人公司;@专注于低市盈率的股票。

第一个方法一一以低于公司净资产 2/3 的价格买入公司一一符合格雷厄姆的现实感觉并满足了他的数学期望。他略去公司厂房建筑、设备的数值,减去所有长短期负债,剩下的只有流动资产格雷厄姆认为,如果股价低于这个数字,就是个好的投资对象,



根据巴菲特的说法,买下整个企业和以购买股票的形式买、

部分企业,实际上没有根本性的不同。二者之间,他倾向于直控拥有整个企业,因为这可以让他对企业最重要的事务拥有决定权这个重要事务就是资本配置。仅仅购买企业的部分股票有个很大的不利,因为作为二级市场的小股东,你无法控制企业。但这个缺点被两个突出的优点抵消了,巴菲特解释说:第一,虽然不能控股,但是股市上可供选择的投资对象较之非上市公司多很多.第二,股市可以提供更多的发现便宜货的机会。无论在哪种案例中,巴菲特遵循同样的策略是不变的。他寻找那些能看懂的企业有着长期的光明前景、诚实且能干的管理者,以及,最为重要的是具有吸引力的价格

“投资时,”他说,“我们以企业分析师的眼光来看,而不是市场分析师的眼光,也不是宏观经济分析师的眼光,更不是股票分析师的眼光。”,这意味着,巴菲特首先是一个企业家,他审视企业的历史,用量化方式评估企业管理质量、财务状况及其购买价格。

如果时光倒流,回顾巴菲特曾经做过的交易,寻找其间的共性,可能会发现一系列基本原则或准则,这些指导了他的决策我们将这些准则抽取出来,仔细观察,发现它们可以分为四大类

(1)企业准则一-三个基本的企业特点。
(2)管理准则一一三个重要的高管素质
(3)财务准则一一四个至关重要的财务标准
(4)市场准则一一两项相关的成本指导

#非所有的巴菲特投资案例都体现了这 12个准则,但总体这些准则构成了他股票投资方法的核心。
这12个准则同样也是巴菲特管理伯克希尔公司的原则,他希E望每天走进公司时,会看到自己的公司也能达到同样的标准



巴菲特投资方法 12 准则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RuZhuo ( 鄂ICP备16015978号-8 )

GMT+8, 2025-1-29 06:05 , Processed in 0.028121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RuZhuo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